每個上學日的下午,我都會開車載芒果妹妹去接小燒賣放學。
有時芒果妹妹明明很睏了,但在小床裡卻撐著不睡,我就會提早載她出門,小孩很神奇,在家累到哭了卻還睡不著,但一坐上汽車坐椅,開出不到50公尺,就會在汽坐裡沉沉睡著了。可能在汽坐裡被包覆的感覺很有安全感,再配上行進間的晃動感就有催眠效果吧?
我平常都會在包包裡放一本書,在等小燒賣放學的這段早到空檔,就可以拿出來翻上幾頁。
這種場合自然不適合讀需要慢慢品味的文學作品,散文類型的育兒書籍就很合適~
最近看的是從圖書館借來的汪培珽育兒書,都是很吸引我注意力的書名-《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2006年出版)、《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2008年出版)、《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2009年出版)、《不可以交男朋友的100個理由》(2013年出版),都有點年代了,那個世代的育兒環境和現在的育兒環境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因為中間夾了一個2007年的金融海嘯吧?但書中講述到的手足問題不論是哪個世代和階級的家庭都會遇到的。汪培珽的行文特色是相當口語化,用字不華麗艱澀,讀起來還滿輕鬆的,我很喜歡看她描述自家兒女的對話內容和相處狀況。因為我自己是給奶奶帶大的,一直到上了國小才被爸媽接回同住,到那時才發現我竟然有個比我小4歲的妹妹!
可能先天不良又後天失調的關係,我們手足的關係並沒有很好,我和相差12歲的弟弟感情還比較好,可能因為有參與他的成長過程吧,對他來說我不是突然從別的地方空降來的姊姊。我不希望小燒賣和芒果妹妹以後會走上手足不睦的狀況,但我自己並沒有好的相關經驗可以借鏡,唯一知道的是 -手足絕對不能從小就拆散分兩地養。
養育小孩要學的東西真的好多,培養手足感情應該是難度頗高的一道題,儘管知道不該將自己的成長經驗套用在孩子身上,但常常當下的第一個臨場反應就是說出以前父母處理手足問題時講的話,自己聽了都討厭,小燒賣聽了肯定更傷心。
想要找更好的解決辦法來避免手足失和,就只能多參考別人的經驗了!
我覺得《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這本書中寫的手足問題與父母的解決方式挺不錯,但家庭經濟方面的價值觀就不太適合我,這點後續再論,先紀錄書中值得參考的手足教養部分。
書中〈父母最不可以做的一件事〉、〈媽媽只是一根線〉、〈老大更需要愛〉是我覺得對我幫助很大的三篇文章。
〈父母最不可以做的一件事〉講的是同理心與拿手足做比較的問題:「拿手足之間做比較的話,我們可能從小聽到大,雖然厭惡卻又無可奈何。但更可怕的是-自己可能又擺脫不了宿命的糾纏,不自覺地再從嘴巴裡冒出這樣的話……我常常有這樣的想法: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會遺傳的。今天如果我會用這種方式對待我的孩子,回頭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曾經被以同樣的方式對待過呢。但是,這不是做父母可以拿來塘塞的藉口。擺脫不良宿命循環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要很有自覺地起來『對抗自己』。明知是不好的教育方式,就不要以『我也是這樣長大的』,當成因循苟且的藉口。如果您說:『用手足做榜樣,有何不可?』可是我說:榜樣,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嚮往。父母想拿手足來激勵孩子,這些話透露出來的意味根本無關榜樣,而只是父母當下的批評、貶低、毀損,甚至只是出氣(不要再包尿布了,你看姊姊都自己上廁所)。如果只是單純的批評,應該是對事不對人。如果我們只保留這種句型的前半段,將後面比較性的字眼拿掉,雖然我也不是很贊成,但至少破壞手足感情的殺傷力就不見了。這種拿手足當比較的批評,真的是造成手足不睦的最大潛在兇手。」、
「孩子是多麼清楚明白的動物啊!姊姊如何,弟弟會不知道嗎?弟弟如何,姐姐會不清楚嗎?還等得到父母來多嘴?說了也是白說的話,為什麼父母不能忍住不說呢?甚至,手足之間原本就存在的模仿和榜樣,反而就被父母這麼一說給搞砸了。別只是怪手足感情不睦,在挑撥下長大的孩子,感情要好,只能靠老天幫忙。看看自己生活週遭的例子就該明瞭,多少弟弟在哥哥成就的陰影下掙扎,多少孩子在父母的偏愛下喘息。父母種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反映在言語上,不僅可能傷了手足感情,更可能傷了孩子的心。」
〈媽媽只是一根線〉裡說得是父母該如何讓老大願意打從心底去愛弟妹:「有兩個(或以上)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經驗:小的總是毫無理由地崇拜大的,幾乎可以說是到了『放的屁都是香的』的地步。反過來說,手足之間,通常剛開始都是:大的嫌棄小的;而偏偏小的又喜歡死纏著大的。所以這時候如果父母處理不當,就會慢慢埋下日後手足不睦的種子。……其實這也是心理戰,當你被別人喜歡,被別人需要時,原本厭煩的態度就會軟化。雖不能說完全消失,但你的確能感覺到,那敵對的態度馬上少了一半。要讓老大發自內心接受老二,禮物不見得有用,念故事書也不見得有效,相信很多父母都試過,兩個孩子還是每天打打殺殺不見改善。……讓老大覺得被需要-這才是手足相親相愛的關鍵。『被人需要只是感覺』,但是它無往不利、戰無不勝。這個道理甚至可以從手足衍伸應用到整個人生-讓太太覺得被先生需要、讓老師覺得被學生需要、讓員工覺得被老闆需要……是維繫雙方感情的最好媒介。……吵架的時候,就是在氣頭上,談『愛護』有什麼意義,有人聽得進去嗎?您家裡是不是常常上演這樣的戲碼? -說穿了,就是老二需要老大,老二喜歡老大,老二想要模仿老大。『弟弟好喜歡跟姐姐一起看故事書啊!』『弟弟好喜歡跟姊姊一起玩玩具哪!』『弟弟好喜歡和姐姐手牽手喔!』『弟弟好喜歡看姊姊畫圖喔!』把握機會幫孩子做做公關,就像我說的,舉手之勞而已。我們家姊姊為什麼這麼愛弟弟?原因之一可能是,從他們可以動的第一天開始,只要做媽媽的我察覺到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不管是多麼細微的事,我會馬上開口對著老大『闡述事實』。我沒有作假,我說的也是實話-弟弟喜歡姊姊。只是弟弟太小,不知道用言語表達;只是姐姐也是孩子,不知道弟弟的表現就是喜歡她、需要她。」
〈老大更需要愛〉裡談很多老大的感受:「老大,其實更需要愛。老大一出生,獨佔著父母,獨佔著父母的愛、關懷和照顧。直到老二出生。老大不管願不願意、不管準備好了沒有,都要開始學著『分享』這件事。要孩子分享餅乾糖果,可能不難;但是要孩子學著分享『愛』,這可不容易。如果父母不知道,當老大要您『等等他』時,其實他心裡真正要的東西是『你的愛』;如果父母不知道,還將他要的『愛』,解讀成『不獨立、不忍讓、不友愛』,老大的人生道路,是不是將走得更辛苦?」、「家裡比較小的孩子,總是比較佔便宜,就連在上一代,也常有前面的孩子沒書讀,後面的還卻讀到碩士、博士的例子。第一個便宜就是:從懂事以來,『分享』對他們來說,理所當然,包括分享父母的愛,因為哥哥姐姐與父母一樣,是原本就存在的東西。第二個便宜,也是最大的便宜是:他們年紀較小,即使上了小學、國中,他們永遠都是比較小,『比較小』常常就佔了『比較可愛』便宜。」
這篇我很有感觸,因為我自己就是長女,小時候常常有被逼著長大的感覺,不能怕黑,媽媽交代的事都得使命必達,完全不能拿「害怕」當成理由來拒絕。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媽常在天黑後叫我拿餿廚餘去倒,餿水桶在一條沒有路燈又窄又小,一旁還種了很多濃密灌木叢的小路中央,我真的覺得很恐怖,每次天黑後端著裝著廚餘的鍋子走在那條路上,都起一身雞皮疙瘩,廚餘就不能等到白天再倒嗎?再說,收餿水的人也沒有每天來收呀…但我媽就會說:「妳怎麼那麼多廢話?現在立刻拿去倒!」我都會覺得她是不是故意拿我的害怕來處罰我?把衣服拿去頂樓曬的過程,我也會害怕,因為得穿過一堆雜物,裏頭有一隻很大的貓頭鷹標本,眼睛會直勾勾的盯著我看,我被盯得心底發毛,小時候一直很想拿塑膠袋給它蓋布袋,然後扔上垃圾車,但實在太害怕了,根本不敢靠近它QQ
那妹妹在幹什麼呢?她才不會陪我去倒廚餘和曬衣服呢,十之八九是在看電視……
小時候有太多這種身為老大,必須得怎樣怎樣的不好感受,所以得牢牢記得自己小時候希望被怎樣的對待,再用自己小時候期望得到的對待來對待孩子。
再來是書中提到的家庭經濟問題,書裡說雙薪十萬元月收入的家庭,生不了第二個孩子,讓作者覺得很驚訝。可能2008年前家庭月收10萬元養兩個小孩是可以負擔的範圍吧?因為我記得那時100元就可以買到5粒大富士蘋果,統一大布丁也才賣15元(雖然是有毒的化學布丁==),但現在100元大概只能在菜市場買3顆芭樂就沒了…
書裡頭還有個讀者爸爸的分享:「唉!經濟不是問題。現在太多人不生是因為養不起,但何謂養不起?若你要給孩子吃最好、用最好,還要不會輸在起跑點,這當然不適薪水之家的我們可以負擔的。心態吧!我們所憂慮的教育經費,請問,是何時才開始需要?幼稚園嗎?我現在幫小孩存的教育基金,是在國中以後才開始使用的。基本上,孩子不上幼稚園,我太太自己帶,我有三個孩子,光幼稚園就可以省下至少一百萬,甚多兩百萬,很划算的。」看完這段話,我有點傻眼,就我的感覺,經濟絕對是個問題呀!從孩子的角度來看,若長久下來,別人總是有資源,而自己卻總是沒有,因為家裡能提供的資源不足或被手足稀釋,孩子得被迫提前面對社會現實,多半會不敢作夢和擁有夢想,內心深處也會有點受傷,人格也會較缺乏自信,得去半工半讀的孩子,其課業表現和自身健康不太可能會和享有家庭資源,可以放心安心地去學校學習、成長、探索的孩子好,不知這位爸爸天真憨厚的想法是否就可翻轉階級複製的宿命?
書名取得很催生二寶,但得依照家庭現實考量來做打算,孩子到底想要的是有手足還是父母的資源支援?當別的爸媽都能提供給孩子,而他卻得靠自己,一定會覺得很心酸,旁人看了則會覺得很心疼。我覺得能夠打從心底覺得「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還是得有先決條件的,首先得經濟無虞,再來,兩個孩子都得腦袋和身體都相當健康,如果是生了個罕病兒或要接受早療的孩子,其醫療費用和預後發展就會讓父母肩上的擔子相當沉重了……
畢竟是十年前的書了,而且作者是經濟無虞的中產階級,家事是花錢請人來做的,因為她認為自己是放棄大好前程回家帶孩子陪孩子,家事不該佔去她大半的時間和力氣。作者在書中還寫到有些全職媽媽,因為沒有工作收入,得跟另一半伸手要錢,伸手要錢這件事就變成某些媽媽的痛和擔心,但作者認為這與先生沒有絕對關係,而是出於媽媽的自信心。像她就收錢收得很大方,還常常隨著物價波動要求先生加薪。
好吧,我承認我就是沒有這種自信心……在我看來,書裡頭很多的育兒生活和我在真實社會遇到的人根本是平行時空==
裡頭還舉了孩子國小老師說的話:「如果您的爸媽很會賺錢,也不用太高興,都忙著賺錢了,哪有時間陪我們。她要我們以後別當個只會賺錢,都不陪孩子的爸爸媽媽。」依現今的社會與科技發展來看,其實經濟和陪伴兩個是可同時存在的吧?硬要說陪伴更重要的,只是不想承認沒錢的缺點吧?而且小孩子小時候拮据不代表長大就會努力呀!
這本書中談到的家庭經濟問題大概是寫給中產階級讀者看的吧?我是無產階級QQ
幫小燒賣去銀行開戶頭,行員拿了張調查單要我填,工作這欄我填了「家管」,薪水這欄我填了「0」,填到這個感覺好差喔,不知道是不是看我表情不對勁,行員還安慰我說:「沒有工作沒關係呀!」被這一安慰,心情更差了……
唉唷,算了,我就依照我自己原先預定的計畫慢慢做就好了。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顧好兩個小孩,希望能夠讓他們友愛手足,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手足。
留言列表